找關係,託人情,幫自己的兒女在公家機關弄個工作,幾乎已經成了澎湖人求職文化的重要一環。伴隨著這樣的請託文化,比關係大小,或者比誰出的價碼高的說法,自然傳得沸沸揚揚。
會有這種請託文化,我們縣政府等公家單位,自然就會有讓請託文化滋生的作法。這幾天,縣府財政處支付科職代風波衍生的報名甄選疑雲,就暴露了縣府甄選臨時員工的嚴重缺失。
以目前暴露出的問題,我們相關的人事聘用法令,以及所謂的防弊設計,全都成了虛設的花瓶,毫無功能。更糟的是,這些擺設用的人事法令及防弊設計,反倒成為有心人上下其手的遮羞布。
以縣府財政處支付科的職代缺為例。縣府認為支付科有需要一個七到五職等的科員,報請行政院人事總處核准後,在高考及格的正式科員到職前,就先依實際工作需要,開出了一個職務代理缺。
依相關規章,要甄選這個職代,必須上網公告,以示政府人事任用的公開、公正、公平及透明。問題是,整個澎湖,縣府只在他們財政處的網站上,公告了這個職代的甄選訊息,而且一公告出來,只給4天報名時間。
請大家上縣府的各單位網站看一下,每件訊息的累積點閱人數有多少,就可以知道縣府網站實在沒有幾個人有興趣去看。更何況,有誰會每天到每個政府單位的網站瀏覽?幾乎很少。所以,這種上網公告的機制,講起來是合法,但實際上是無用。甚至於被不法運作,拿來當成掩護。
最經典的例子,發生在4年前的台中市。當時大里地政事務所挑了星期五下午3點鐘PO上網,公告要甄選一名測量助理員,即日起報名,星期一上午9點截止報名。這等於是,扣除周六、周日的假日,報名時間僅僅3個小時。
最好笑的是,公告還規定,報名的人必須檢附報名表,外加體檢表。除非是內定、有內神通外鬼的,或者自己家裡開醫院的,否則有誰能在短短的3個小時內,弄來一張合格的體檢表。
這樣的甄選公告,沒有任何合法的意義,只給不法者披上合法外衣的機會。甄選結果,只有一個人報名,這個人也自然就被錄取。「很巧合」的,被錄取的人,就是這個地政所測量科一個測量員的兒子。
事情被外界舉發後,大里地政事務所還振振有詞,說公告甄選一切依照規定,程序雖可議,但都合法,如果要重新甄選,對被錄取的人也不公平。
老高不知道我們澎湖縣政府,和大里這個地政事務所是不是親兄弟,但也很巧合的,兩個距離那麼遠,隔山又差海的機關,講起話來,居然口氣相通。
我們縣府財政處支付科甄選職代,在報名日期上,雖然沒有大里這個案例的情形,但是,在上網公告的普遍通報性上,仍有公告給少數特定對象的疑慮。另外,縣府接受報名的方式,更是留有讓人作手操作的空間。
縣府有收發室,依規定,或者從有效管理的角度論,所有送進縣府的公函、文件,應該都會登錄,並註明收件時間。但是,支付科甄選職代的報名表,卻閃過了收發室,直接由支付科承辦員收件。
什麼時間收件,沒有明確記錄。收了件,也沒有給報名者註明收件時間的回條。那麼,這樣的收件方式,如何能證明,誰是在合格的截止時間內,循合法的途徑報名?
這只等同給徇私的聘任,開了一扇合法的大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