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本名著叫傲慢與偏見,兩百年來風行世界,不僅成為許多課堂的教科書,也被拍成電影。目前,澎湖正在醞釀一本叫謙卑與傲慢的書,主角就是我們的縣長陳光復。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描述的情節,不合老高胃口,作者用的老式英語,也讓老高傷腦筋,當年要不是因為作業需要,老高不會去翻這本書。不過,老高不喜歡,不影響這本書的光環。
這本書是19世紀英國名小說家珍奧斯汀,於距今兩百多年的1797年寫成。內容描述的是當年英國鄉村富有地主、鄉紳間,對家庭、愛情、婚姻的觀念,裡頭有重男輕女、孩子的媽期待女兒嫁給有錢人的各種人性衝突。
珍奧斯汀的書不是老高今天寫漫談的重點,陳光復才是。在老高眼裡,陳光復正在寫一本書,用比較嚴謹的話說,陳光復的言行、作為,正在形成一本書的寫作題材。老高大膽點,就仿珍奧斯汀的書名,叫它:謙卑與傲慢。為了使它成為世界名著,老高也幫它取個英文名叫:Humble and Overbearing。
陳光復這本正在形成的書,得從去年五合一選舉的場景入筆。當時澎湖縣長的選情正激烈,對手一方連續拿著陳光復愈選愈富的各式題材,大肆質疑陳光復的清廉。站在造勢台上,陳光復用感性的語音,很卑微的語句,請澎湖人給他陳光復一個機會。一個用心服務澎湖人的機會。
給他一次機會這句話,可以說是陳光復從高雄到澎湖,在地打拼政治14年,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人生精華。這時候的陳光復,遇到任何人,都能謙虛的請益,也會卑微的求教。對支持他的人如此,和反對他的人也一樣。
老高第一次見到的陳光復,就是這般。謙虛中帶有自信,語多主見卻仍顯卑微。這給老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就因為這句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打動了無數澎湖選民的心,陳光復勝選了。但陳光復也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權力改變了他。
權力真的會使人迷失。沒有縣政權力的陳光復,人民沒有給他接觸權力機會的陳光復,很能傾聽不同意見,也肯於拜訪不見意見的人,爭取所有可能爭取到的朋友。不管人家給他什麼樣的臉色。
掌控縣政權力後的陳光復,要人民聽他的意見,而且也不喜歡看到、聽到和他不同調的聲音。拿大倉媽祖案為例。他以自己的宗教信仰,看待大倉媽祖的問題;他沒有聽白沙人、大倉人的聲音,而是要他們接受他的意志。
有了權力的陳光復,不尊重體制了。拿工策會這個府外組織來說,他想安插個人,就在這個組織內,加設一個位子;他想安排自己的好友,掌控這個組織,他就修改這個組織的規定,降低任用標準。這種一般俗稱吃相難看的作法,就是權力傲慢的展現。我就有這個權,不然你要怎樣!
縣長四年的任期,陳光復只用了半年人民給他的機會,就從謙卑這頭,走到傲慢那邊。而且老高已經從工策會換將的事件中,看到政治霸凌的陰影。
午夜夢迴時,陳光復會不會猛然驚醒:他有沒有珍惜人民給他的這一次機會。老高斷言,不會。因為陳光復只忙著寫傲慢的書,已經顧不得他來自何處,更忘了以前屢敗屢戰的陳光復,是多麼謙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