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華輪已完成規劃設計,在進入實質建造階段完工後,即可投入台、澎航線的經營。由於航行時間將是吸引遊客是否搭乘的重要因素,本地旅遊業者建議縣府重新審視評估,新船不一定要停靠高雄;若往返台南安平與馬公間,比現行高雄航線縮短三分之一,可能更具市場競爭力。
縣府所規劃的新臺華輪航速將提高為24節,航行速度遠優於目前舊船,未來將有效消除過去乘客抱怨行駛時間過長的詬病。再加上新船較為舒適,以及離島航空票價居高不下等因素,本地旅遊業界普遍看好未來新臺華輪的經營,有可能創造過去少見的高承載率。因此近來更有業者提出「利上加利」的建議方案。
部分業界指出,高雄至馬公為72海浬,而台南至馬公為50海浬,足足少了近三分之一的航程。過去舊臺華輪行駛於高雄和馬公之間,不但航行距離較遠,也因船速緩慢大幅降低旅客搭乘的意願;更造成經營者成本居高不下,無力再提高相關搭乘品質。
在惡性循環之下,台澎海上藍色公路一直未能創出高口碑。因此他們建議,既然建造新船已成為勢在必行的政策,何不一次做出全盤的檢討和調整?縣府應思考新的臺華輪不一定要停泊高雄,可以研議停泊至台南安平港,航行於馬公港的可能,相信可縮短往返時間及促進觀光,帶動地方繁榮。
此外,目前有四家民營觀光船航行於嘉義布袋和馬公之間,航行時間約需90分鐘。業者也建議縣府可與四家船公司以及港務局協調,部分業者可改申請停靠至湖西龍門港航線,路程可節省為50至60分鐘。既可減少往返時間提升乘客搭乘意願、降低用油營運成本,也可提升湖西龍門當地的繁榮商機。
針對旅遊業界的建議,新臺華輪改航行台南一事,縣府指出,以航行距離而言,安平港確實較有競爭力,但需考量港埠設施及周邊交通的可行便利性;更因新臺華輪仍為客貨兩用輪,需考量貨運腹地與未來經營業者的意願。
至於增闢龍門航線之議,縣府表示曾徵詢四家船公司的意見。就航行時間與燃油費用來看,確有經營意願;但需考量相關軟硬體配套的完善,例如客運停泊區與後續交通接駁、購物、船公司調度等。
縣府強調,龍門港現為港務局管轄,為國內商港,交通部將其定位為貨運港,至120年中長程計畫內容皆規劃為貨運港,港埠設施與相關配套均無客運內容。交通部考量龍門尖山和馬公碼頭腹地重複性大,並未將貨運港增設客運的意見採納。未來仍將與嘉義縣政府聯繫協調,共同向中央爭取開放布袋與龍門間的客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