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以前讀書的時候,被老師打怕了。老高到今天,什麼人都敢罵,都敢寫文章批判,上至總統,下至縣長,都一樣。但老高就是對教育界有種恐懼感,從來還沒寫過一篇文章,對當老師的,說上兩句不中聽的話。更甭說是校長了。
不過這一回,因為澎湖縣國中小學校長的遴聘過程、結果,實在充滿政治運作,講求政治血緣,弄得整個校長的遴聘,如同以前專政戒嚴時期,搞AB檔案一般,讓老高看不下去,不得不講兩句話。
說起教育,那真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國家社會永續發展的根基。為了讓教育有個健康、正向的環境,各方都期待教育界能保持清淨,既不沾染複雜的政治,也免於政治人物的操弄。
但是,我們的教育界一向都不清淨。幾千年前如此,現在也一樣。2千5百年前,我們孔老夫子之所以得週遊列國,從某個角度看,就是被列國封建王朝排擠;一千兩百多年前的唐王廟,韓愈寫下的師說一文,也是慨歎當時師道之不彰。
韓愈的師說,頭兩句就直搗教育問題的核心。他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的表面意義,是韓愈給教師下了界定。但從韓愈當年的背景、韓愈受到的困頓來看,他當年寫的這段話,其實也是在感歎唐王朝的教育環境太過混亂,教師的價值觀混淆,致師道淪落。
老高聞古思今,曾想:要是孔夫子,或者韓昌黎先生再生,看到政治如何介入澎湖縣國中校長遴聘的狀況,孔夫子搞不好會在講學時,像老高一樣,對當今教育界的追名逐利,之乎則也批判一番。而韓昌黎的師說一文,恐怕也會更生動,來個:師者,所以無視名利,無附庸政治也。
孔夫子、韓愈怎麼看已不重要,澎湖教育界最大的問題,是老師們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政治,怎麼在複雜的藍綠政治鬥爭環境中,保持自在,護持自我,維持清淨。
這說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前一陣子,教育界盛傳,有幾個企圖心強的校長,為了更上層樓,或者保住既有優勢,也跟著上基督教堂做禮拜;也有傳言,指幾位校長透過各種管道,希望能獲得陳光復縣長的關愛眼神。
國中校長遴聘期間,教育界的傳言,就像北辰市場的菜攤,各式各樣都有。前天遴聘名單一公布,吉貝國中校長黃光孝,能從離島的國中,直接調任馬公市區最搶手的文光國中;已退休的黃賜榮,被陳光復重新重用,獲聘吉貝國中校長,立即成了傳言焦點。
很多人說,3年多前,時任鳥嶼國中校長的黃賜榮,因為在選舉中挺陳光復,而未獲王乾發的縣府續聘,被迫選擇退休。所以,當陳光復就任縣長後,各方早就言之鑿鑿,說黃賜榮必會被重新啟用。這意思就是說,政治主導了校長的聘用。
從黃賜榮身上,老高看到了教育界的悲哀。王乾發沒續聘他,是悲哀,陳光復重用他,也悲哀。畢竟,藍綠政治,主宰了教育界,攪混了校長的聘任規矩。老高歎曰:校長者,親藍、走綠,押對邊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