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調整局處主管人事之後,陳光復不免俗的,說了句期待新主管,要有新氣象的場面話。不過,老高認為,若要縣政有真正的新氣象,令人民正面有感,最應該換的,是陳光復用人的心思。而且,此心不改,一切白搭。
老高不曉得陳光復與前任縣長王乾發有什麼問題。打從當選上縣長以來,坊間有個說法,指陳光復逢王必反。老王全力推動的大倉媽祖案,陳光復喊停;老王規劃的中正永安橋,陳光復就是不停建,也要改個版本。
人事調整也有反老王的痕跡。老王提拔重用的人,一個一個在陳光復運作下,提早退休了。老王任內不被重用的,甚至被認為不在老王一邊的,都一一被拉拔起來。最突顯的例子,府內有吳登聰,府外有一個回鍋的國中校長黃賜榮。
雖然最新一波人事,外界有不少人認為,陳光復用的人,多是前縣長賴峰偉時代拉拔的人,暗指陳光復似乎有意拉攏賴派人馬為己用,以制衡縣府各局處,諸多王派勢力。
但不論是王派,或賴派,基本上都不是陳光復的民進黨這一派。陳光復如果真有意拉攏賴派人馬,說起來也是短期應急之策,長期的作法,他還是會培養和建立自己的人馬接班。就像一開始,先用鄭長芳當副手,用鄭明源做秘書長應急的道理。
這有點像是統戰。先結合次要的對手陣營,換掉主要對手。等到主要對手都換了,次要對手就升格成主要對手,註定要在另一波人事調整中,被另一批人換掉。換來換去,最後必然換成自己人。
陳光復應該不同意老高這個評說。但依據陳光復這一陣子以來,用人唯私,破壞既有體制,重用,甚至只信任陳明山、吳登聰,以及他身邊一小撮人的作法來看,老高的說法,雖嚴苛仍不離事實。
在老高看來,陳光復用人偏私,有部分是出自於他對現有縣府事務官員的不信任。畢竟賴峰偉做了八年,王乾發接續當了兩任,當前縣府內的一級主管、科長等事務官,幾乎都受到賴、王兩人的影響或者提拔。陳光復疑而不用,是可理解。
可是,陳光復既然不可能把這些公務員都逼退,或者撤換,就應該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用人思維,做事的方法和態度,好好與縣府這些官員相處,做到用人唯才,再納為己用。這就是老高開宗明義,要陳光復先革自己心的道理所在。
陳光復當前的心思,太重私情。就因為吳登聰一向支持自己,就予重用;也因為外傳黃賜榮是因挺綠而退休,就予回聘當校長;更因為房仲商人陳明山叫他舅舅,而且長期力挺自己,就毫不迴避的,修改人事規章,予以重用。甚至連陳明山的兒子,也都進了縣府農漁局工作。
若是這種用人心態不變,老高覺得,陳光復再怎麼調整人事,都只是圍繞在把別人,換成自己人的圈子裡,必然難以成事,甚至會敗事。
人心隔肚皮,誰是自己人,都是自己想的。陳光復只要依法行政,不要求所屬官員循私,不思從中圖利,縣府裡頭的任何官員,都是縣長陳光復的人,都能承縣長的指示辦事。
撇除私心之後,再回頭看看當初是怎麼用陳明山、吳登聰的,陳光復屆時應該會有不同的想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