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句話,聽說出自左傳,距離今天超過兩千年。得空讀讀左傳,想想今天的馬公市公所,老高以古鑑今,就拿這句集古人政治智慧於大成的名句,說些現代事。
單就字面上說,大家都很容易了解,這話指的是,一支幾十萬的軍隊,要是領頭的大將軍能力不足,或者智慧太差,那麼,在他統領下的士官兵,不是經常白忙活累死,就是在戰場上被敵人打死。
從深一層的意涵理解,一個團隊的命運和前景,端視團隊領導人的領導能力。領導能力強的,能讓整個團隊一路順遂,遇山過山,逢水越水,征服一切困難,開創大好局面。領導能力差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盡把團隊往死地裡帶,害人害己。
左傳「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中的那個將帥,指的是趙國大元帥趙括,他的無能,只會做表面功夫,紙上談兵,使得趙軍在趙、秦的長平之戰中,死傷40萬之眾,並且斷送了趙國的前途。
趙括的無能,不只是紙上談兵,實戰不能。而是他不能知人善任,所委任的大將,對上逢迎,揣摩上意,對下自以為是,剛愎自用,臨陣自然難成大事,害了眾多將士的性命。
馬公市公所也是一個團隊,市長是團隊的大將軍。市長的領導能力,關乎整個市公所的成敗,市公所員工的福𧘲。就像大將軍之於全軍將士。
或許有人認為,市長才多大的官,再怎麼無能,也不會一下子害死那麼多所屬。但從葉竹林就任馬公市長,任用黃裕庭當主任秘書以來,各層人事動盪不安,有一個員工已經因不堪壓力,精神病舊疾復發,進了療養院,八名臨時員工無端被解雇,再加上課室主管調動頻頻,讓不少人提早退休,或者請求外調的事實,老高自當以三軍之累死,談談將帥的無能。
葉竹林的能力如何,不是老高空言,就能論斷,得引據一些事實,才能服眾。先從辦事的能力看。葉竹林沒當上市長前,幹過里長、議員,也擔任一些團體或民間組織的領頭。重光里威靈殿是其一,澎湖縣觀光協會是其中之二。
威靈殿的兩岸交流活動,辦得帳目不清,不僅鬧到檢察官偵查,還讓審計室認定無報銷憑證,必須將補助款歸還;澎湖縣觀光協會的帳目,在葉竹林卸下理事長職位後,久久還一直搞不清楚,弄得新任理事長遲遲無法交接到相關帳目。
老高不想,也不願在事證不全的情況下,直指這兩件糊塗帳,可能牽連到清廉度,但是,威靈殿、觀光協會這兩個葉竹林都當頭主辦的事,能同樣搞到帳目不清,至少顯示,葉竹林的領導能力,處理事務的能力,有相當大的問題。
葉竹林當然都否認這些差錯與他有關,但是,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最重要的意涵,指的三軍累死之後,將帥還自以為是,不檢討自己的能力出岔錯。
單單觀光協會的帳目交接出問題,還可以說是意外,威靈殿的交流帳目也鬧不清,就不是一句沒錯,可以推卸了事。
但很顯然的,葉竹林沒有從這兩件烏龍事得到教訓,當了市長還是把人事的帳,搞得不清不楚。一時興起,要降調一個人,就隨便抓個人來補位。沒多久,發現補位的人不合適,又找了人來換位。
謀定而後動,是優秀領導人物最重要的行事特質。一個小小的馬公市公所,葉竹林都能把一些主管,兩個月調兩、三個位子,市長的能力何在,到街上隨便抓個人問問,就知道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