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幾天到美國訪問。在西雅圖一場演講中,他針對大陸的反貪腐行動,拿美國著名的電視影集紙牌屋做比喻,說這場打擊貪腐的行動,沒有紙牌屋。紙牌屋的譬喻,指的是政治鬥爭和陰謀。
老高喜歡研讀國際政治。有關美國及國際上的重大政治事件,老高一定翻出所有的資料,了解事件原委,閱讀相關的評論。正在上映中的紙牌屋,描述了美國政治運作、黨派鬥爭、權力競逐的現實,是老高必看的電視影集。
儘管電影的情節比較誇張,但誇張中也反映不少現實。好幾個月前,老高心痛馬公市長葉竹林身陷主秘與代表會的風暴,曾經當面建議葉竹林,抽出空來,好好把這個紙牌屋看看,學一學什麼叫政治,什麼是謀略,怎麼正確認識自己的政治利益。
老高當然不是在幫美國這部電視影集宣傳,而是希望葉竹林從這部影集中的美國政治運作情節,體會出他重用,或者不得不用黄裕庭當主秘的不利處,進而研議出,如何擺脫因黃裕庭所造成的困境,給自己的未來,開出一條坦途。
儘管外界對於葉竹林不得不重用黃裕庭,有很多說法,其中,不乏重傷葉竹林政治聲譽的臆測,老高不能,也不宜在此引述,可是,為了葉竹林好,老高也只好直言:打天下,只有主子不能換,其他人都可以換。
紙牌屋裡一句當主子的最常用來解決麻煩的話:在還可以,還來得及之前,換了他吧。Get rid of him before it's too late,套用在馬公市公所上頭,就是請葉竹林趕快換了主秘黃裕庭吧。
老高這麼建議葉竹林,純粹是為葉竹林的前途著想,希望葉市長的大好前程,不要因為堅持用一個人而陷入斷送的危險。再套用大陸一句俗話,實在沒有必要吊死在一顆樹上。
或許有人對老高這樣的說法持不同意見,認為黃裕庭每天都笑臉迎人,對人很親切,並不是個壞人。硬是建議葉竹林撤換黃裕庭,是不是有點太過分。
其實,黃裕庭是不是好人,他待人有沒有親切,不是老高評論的重點。老高對黃裕庭評論的,全是他在市公所公事上的表現,並認為他繼續擔任市公所主秘,已經對市政形成嚴重負面影響,將不利於市民福𧘲。
就舉最新一例來評說。馬公市代會最近召開的臨時會,應該是黃裕庭平和解決他與市代會心結的最好機會與場合。黃裕庭只要依體制,隨同市長列席代表會,再對代表們講兩句場面話,相信雙方的心結,就能解開不少。如果黃裕庭還能大人大量,公開在代表會說兩句致歉的話,那麼大家對黃裕庭的評價就更不同。
但是,黃裕庭沒有這麼做。他不但故意挑代表會臨時會的這三天,向代表會主席陳永澎請假,表明他不列席代表會,還有意或無意的,到代表會議場外走動,和代表會裡的人打招呼,讓人覺得他是故意到代表會亮相而不列席,有一種我有來,但我不列席會議的示威意味。
老高無意探究黃裕庭持什麼心態,做了這麼件於人於己都不利的事,但老高卻從這件事,認為黃裕庭不懂得放下,更不了解做幕僚的,幫市長解除危機,要比自己的堅持更重要。
再參照黃裕庭拿公所主管及職員人事的調動,當大風吹,只要有主管讓他不稱心,就大刀一揮,從課長調課員的作風,老高實在看不出,葉竹林有什麼繼續留黃裕庭在主秘這個位子的理由。
建議市長,也建議當初推薦黃裕庭給市長的人:為了市長好、市政好,趁還來得及之前,請換了黃裕庭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