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情-看見澎湖‧南方四島

●澎湖望安鄉西吉嶼藍洞(灶籠)景觀。(錄自臺灣國家公園)

文:牧林修記

 南疆海隅人跡罕,方里之地平安瀾,四島魚豐珊瑚妍,島立國家海公園

 西山日迫炊煙斷,吉地家園滄桑變,嶼現藍洞新局面,藍海島嶼羊群歡,洞庭之內海中天

 失土根絕枝葉散,去日先民墾荒艱,炊煙縷斷淚滿面,煙波萬頃民遺憾,的確傷心失家園,土親人親夢裡圓,地老天荒世無緣

 

厚話:

 澎湖南方四島包括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及其周邊之附屬島礁,現為海上國家公園;望安鄉西吉嶼位處縣境東南方海域,東距東吉嶼約5公里,西北距望安島約15公里、距馬公本島約34公里。面積0.897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2公里,煙墩山23公尺為島上最高點,排序澎湖群島第12大島嶼,民國67年遷村後,取代北海姑婆嶼,成為澎湖最大的無人島。

 西吉嶼聚落集中於島嶼南端,即從煙墩山山腳下開始向東發展,再往東南方向延伸。西吉嶼遷村至今30餘年,無人居住的古厝群抵不過風雨摧殘多已破落,廟宇神靈也遷移故土,徒留荒煙漫草包圍整座村落。

 西吉嶼與東吉嶼雖僅一海之隔,然而2者發展卻是天差地遠,澎湖俗諺:「東吉查某,西吉菜脯」(意指:東吉因近臺南受府城文化影響,東吉女人穿著打扮時髦美麗,相對西吉女人則生活儉樸),直到民國67年(1978)西吉嶼遷村前,村民仍過著點油燈、提井水的質樸漁村生活,與對岸東吉村的繁華反差甚大。

 為了抵擋強烈的東北季風侵襲,村落北側一畦畦的菜宅高度與厚度都很龐大,玄武岩也堆疊得十分緊密扎實,人煙消散後部分已塌陷,放眼望去只見無盡蔓延的翠綠草原及牧羊成群。

 西吉嶼的歷史文獻,最早出現在清康熙23年(1684)杜臻所述的《澎湖臺灣紀略》曰:東吉、西吉,誘入臺之指南車也;在清乾隆36年(1771年)澎湖通判胡建偉的《澎湖紀略》也提到:凡廈來船隻入臺灣者,皆以此二嶼為標準,由於東吉、西吉兩嶼的所在即是漁人生畏的「黑水溝」海域,再加上暗礁密佈,危機四伏、海難頻傳,在民國423月第二海勝輪及民國4511月第二光盛輪的失事,正是發生在此一海域附近,可說是戰後臺灣地區發生船難最嚴重的海域;也許是因為該海域頻傳船難,島上時有所見鎮煞所用的碑石與石敢當等,但因西吉嶼接近南淺漁場,漁產豐富,在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初,西吉嶼上的人口一直維持在兩、三千人;但至光復以後,西吉島上的人口數逐年降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更是促成政府以公權力來實施集體遷村的主因。

 西吉島欠缺良好港澳,船隻進出不易,再加上臺灣社會的劇變,使得生活原本艱困的西吉村民陸續地離開了自己的故鄉、異地謀生,到民國66年的統計,島上僅剩34戶(現住戶僅有12戶),可見一般。

 由於西吉嶼遷村的成功,也促成縣府在民國69年起正式啟動離島遷村的計劃,如:望安鄉的東吉村、東坪村、西坪村;白沙鄉的大倉村、員貝村及馬公市的桶盤里等,但最後是以「裁撤島上的學校」來收場,讓人不得不重新討論:當年的離島遷村計劃是否符合情理?滄海桑田物換星移,昔,三百年前清朝時官方禁止西吉開墾,先民仍然選擇在這一蕞爾小島定居;三百年後,西吉居民卻在政府的輔助下,不得不離開祖先胼手胝足,墾荒闢土,以海為田的故土,來形容西吉遷村的無奈,讓不少關心30年前遷村的西吉嶼鄉親,為此留下心中莫大的遺憾!

 昔日的家園,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人口嚴重外流,在政府廢校、遷村後「失去炊煙的土地」逐成為海上孤島,令人不勝唏噓!

 西吉島上現今僅剩大批的羊群活動,北岸海崖長達八百公尺的玄武岩柱,鬼斧神工,渾然天成,雄偉壯麗,非常震撼,其中「灶籠」(藍洞)是一個透天的海蝕洞,為全臺絕無僅有的地景;堪稱第一奇景,菊島之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