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鳥-第十五單元:小燕鷗

 ●小燕鷗。

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黃有評校長

 遊客來我們澎湖玩,除了飽覽湛藍的天空、體驗清涼透徹的海水、近距離觀賞五顏六色的海底珊瑚、拍攝嘆為觀止的柱狀玄武岩、享受味美絕口的海鮮外,有一票人其實是專程來賞鳥的。鳥類願意年復一年飛來澎湖,若沒有良好的天然魚場與撫育下一代的場域,牠們早就另覓良處了。

 為了讓更多遊客親自體驗賞鳥的樂趣與就近觀賞小島渾然天成的景觀,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許處長與同仁及旅遊業者一起精心規劃,於4月21至22日分別辦理南海瑰麗祕寶與東海幽美幻境跳島賞鷗體驗,再加上有專業的導覽與解說,讓人流連忘返。當然,大家都想親眼目睹「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但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這就是賞鳥人士追求的目標與樂趣所在。還好,我們在澎湖只要靠海邊有沙灘處,仍可欣賞到其它保育類的燕鷗,本專欄第十五單元將介紹的主角便是飛行小精靈:小燕鷗。

學名:Sterna albifrons 

英文名:Little Tern

科別:鷗科

俗名:白額燕鷗、海鳦仔

成鳥體長約:28公分

習性

 小燕鷗身形小巧玲瓏,是我們澎湖六種保育類燕鷗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名列珍貴稀有的保育鳥類之一,此季節在海邊屬常見的鳥類。夏羽時嘴喙是黃色,先端呈黑色,遠看以為剛用過餐還沒把嘴巴擦乾抹淨呢!牠從頭頂到後頸及過眼線區塊全都是黑色,若從正面觀察可看到額頭前面有一塊三角形白斑,是很醒目的特徵。腳是橘黃色有蹼,身體背部和雙翼偏灰白色,腹部羽色較白,尾上覆羽至尾羽也是白色。冬羽大致和夏羽相似,但黃色的嘴會變成偏黑色,腳轉成黑褐色,而且頭部的黑色區塊範圍會變窄一些。

 小燕鷗有些很有趣的動作令人激賞,首先是捕食的技巧,第二單元介紹的翠鳥,捕食方式是藉停棲的位置來緊盯目標,再順勢進行俯衝攻擊。第五單元的主角鸕鶿則會潛入水中追捕魚類為食。小燕鷗以靠近水面的小魚為主食,為了能夠像天眼般的銳利以動態追蹤獵物,飛行時頭部會朝下,方便雙眼盯緊標的,像直升機一樣在空中定點盤旋,鎖定目標後立即如飛箭般俯衝入水捕捉。雄鳥為了擄獲雌鳥芳心會耍一項小伎倆,在繁殖季節為達成交尾目的,牠會出海去叼一條小魚回來獻殷勤,其功能就如同男士約會時帶一朵紅玫瑰花送女友一樣,然後雙方在沙地上展開交尾前的前奏曲,有時郎有情、妹無意,雌鳥不耐煩了,直接就把小魚瞬間從雄鳥嘴巴搶走,狼吞虎嚥入肚了,害雄鳥空歡喜一場。相互追逐或吵架時會發出急促且尖銳「嘎–啊、嘎–啊、吉、吉、吉」聲。

分布與環境

 小燕鷗廣泛分布於各洲,雖屬夏候鳥,但美麗的寶島處處有可以覓食與棲息之處,因此有些已變成留鳥,在臺灣全年可見,但夏天數量明顯更多,特別是在我們澎湖地區,常出現在海岸、濕地、魚塭及箱網養殖場等,有時單飛、有時又是成群結隊一起活動。每年4-7月為繁殖期,牠們偏好在海岸開闊的砂礫地帶直接用腳挖淺坑築巢,每窩有1-3枚卵,大約3周可孵出。小燕鷗很盡責,雌雄鳥會輪流孵蛋和育雛,育雛期也需3周左右。然繁殖區有時會受民眾或遊客不當的干擾,甚至受到流浪犬的破壞,造成育雛過程功敗垂成,留下傷心欲絕的親鳥在巢穴附近苦尋其寶貝蛋或骨肉,因此拜託大家遠觀就好。在澎湖科技大學養殖場、青螺沙嘴濕地、吉貝、澎澎灘等處,都很容易可以目睹其蹤影。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