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鳥-第二十三單元:白腹秧雞

●白腹秧雞。

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黃有評校長

 部分鳥類原棲息在中低海拔山區,因棲地遭受人為破壞和全球氣候暖化影響,有些選擇往更高海拔處移居,終因食物匱乏,族群數量越來越少;有些則是反其道而行,開始遷往市區公園或校園,像是現在到處可見的大笨鳥「黑冠麻鷺」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單以臺北市為例,在大同、北科大、臺大等校園,便成為牠們常駐覓食和撫育下一代的最佳場所,由於校園有大片綠地,土裡有許多蚯蚓,食物來源充足,加上和人類建立良好情誼,不到10年光景,就讓族群數量暴增,恢復往日榮景。有些鳥類生性拘謹,羞於見人,沒有隨環境演化調整自己,終究只能偏安一隅,族群逐漸式微。

 所以,有時可以從賞鳥中體會許多的人生哲理,治理一所學校或管理一家公司亦然,只要肯用心經營,不斷求新求變,短時間也許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會像滾雪球一般,當正能量累積越來越多時,多年後總會可以翻兩翻的。本專欄第二十三單元將介紹的主角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白腹秧雞。

 

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英文名:White-Breasted WaterHen

科別:秧雞科

俗名:苦雞母、白胸苦惡鳥、田雞仔、白面仔

成鳥體長約:29公分

 

習性

 臺灣的野鳥至少有40種以上命名是用「白」字開端,例如第四單元介紹的白鶺鴒、第六單元的白頭翁,可見白色羽毛是被發現時外觀上很明顯的特徵之一。白腹秧雞想當然耳,腹部是白色的,所以稱作白腹,除腹部雪白外,從臉、頸到胸部皆是白色、嘴呈黃綠色,但上嘴基有鮮艷紅色區塊(在繁殖期,雄鳥比雌鳥更大且明顯)。背部類似石板灰黑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則呈栗紅色。

 秧雞科鳥類有項特徵就是有雙彈簧腿,不但腳長而且3前1後腳趾也細長,極度適合在水生植物葉子上行走或覓食。公母鳥外型與特徵並無明顯差異,但亞成鳥就較接近灰褐色,至於雛鳥則和其它秧雞科雛鳥一樣就像一團黑色毛球,很難想像女大十八變,長大後有如整形過了。

 不善飛行,覓食受驚嚇時會飛離一小段,又繼續覓食,不僅如此,邊走還會有節拍,類似打鼓不停地上下翹動袖珍的尾羽,很是逗趣。

 白腹秧雞喜歡單獨或成對在清晨或傍晚活動,有時大老遠就可聽到牠們好像在向世人告狀「苦啊—苦啊」的一連串哀嚎聲,很想傾吐遇人不淑或者被當作童養媳,整天有做不完的工作似的,所以外號叫「苦雞母」(臺語)。

 有時我真想靠近探究原因,聽聽牠的遭遇,但和多數秧雞科鳥類習性很類似,既叫苦又不願意申訴,宛如黃花大閨女羞於見人,大老遠看見我們或聽到腳步聲,便立即躲入樹叢或隱密處,而且暫時停止哀叫了。

分布與環境

 白腹秧雞分佈與棲息範圍除臺灣外,亦可在中國東南部、中南半島、印尼、菲律賓、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瞧見。他們主要棲息環境是在植被較密岸邊、河邊雜草叢生處、濕地、養殖池旁邊,像在澎湖科技大學臨中衛海邊生態池旁今年就有一對,而且還撫育了小寶寶。

 白腹秧雞利用嘴喙直接在泥地或淺水灘中覓食,有時也會跑到地面和小樹叢裡尋找獵物,舉凡小昆蟲、小魚、種子等都不挑食。白腹秧雞為一夫一妻制,繁殖期約在3至7月,會挑選稻草、蘆葦等於水邊的灌木叢或草叢中築巢,外觀像淺盤狀或杯狀,巢內還會鋪上細草、植物纖維或自己的羽毛,每窩約產4至7枚卵,親鳥輪流孵卵,破殼後烏黑的雛鳥會緊跟在親鳥旁學習覓食。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