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澎湖分院曾元生醫師淺談壓瘡問題

三總分院整形外科曾元生醫師。(三總澎湖分院提供)

 三總澎湖分院整形外科曾元生醫師提醒,照顧臥床者往往會長時間未翻身,受壓部位因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受阻,造成局部皮膚組織損傷,而出現「壓瘡」,就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照顧者不可不慎。

 曾元生醫師表示,台灣近年隨著少子化趨勢,高齡的社會型態已形成,銀髮族的高齡照護及長期照護,幾乎是每個家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如果老人家因意外或身體機能退化,就可能會有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

 曾醫師指出,「壓瘡」是整形外科常見的治療案例,主要原因好發於長期臥床的病人。其實不僅僅是臥床的病患,即使久坐輪椅的病患,也可能會在臀部出現類似的潰瘍傷口,甚至在身體其他長期受壓的部位都會產生,過去均稱為褥瘡,現在已更名為「壓瘡」。

 又指出,一般患者如果有壓瘡,深及皮膚或皮下層的可透過居家照護、翻身、氣墊床的使用,再輔以傷口上敷料覆蓋就能得以痊癒。但是深及肌肉或骨骼層的深部壓瘡,則需要施予手術才能覆蓋傷口使其恢復。

 他說,整形外科目前對於不同的壓瘡已發展出不同的手術治療方式,最常見的是薦部壓瘡;傳統上多使用VY型肌皮瓣覆蓋傷口,為減少手術中的失血,會使用臀上動脈穿通枝皮瓣來治療薦部褥瘡,一方面保留臀大肌,一方面減少剝離臀大肌時的失血,達到薦部傷口修復的目的。

 另外,股骨大轉子區域的壓瘡是另一個常見的部位,過去擴筋膜張肌的手術可以達到傷口覆蓋的效果,但是傷口癒合之後容易出現突出的現象。為改善此一情形,我們使用前外側大腿肌皮瓣來蓋蓋壓瘡的傷口,癒合之後突出的狀況不再,供皮區的疤痕也更小。

 曾元生醫師進一步說明,容易產生壓瘡包括行動不便、長期臥床大小便失禁、過瘦或過胖者。預防壓瘡的方法,應勤於變換姿勢,最少每兩小時便要轉換,保持正確的姿勢,儘量避免骨凸出的部位受壓,扶抱或轉移病人時,避免身體與床鋪發生磨擦和碰撞。

 曾醫師強調,壓瘡治療涉及全人照護,除傷口處置外,但更重要的是病患的營養、翻身、居家護理,隨時保持皮膚健康,才能降低傷口復發可能性。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