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醫醫師鄭任捷淺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澎湖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鄭任捷。(澎湖醫院提供)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鄭任捷表示,小孩活潑好動到處趴趴走的情況,是「囡仔無定著」?還是過動症?如果上課依舊起來走動、無法等待排隊、經常打斷別人講話、忘東忘西,甚至影響到學業、人際關係,這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的表現。

 鄭任捷指出,ADHD就像沒有煞車油的跑車,跑很快卻停不下來,這樣的小孩常常出現2大核心症狀,例如「過動」,打斷別人說話、靜不下來;以及「不專注」,如話只聽一半、經常弄丟文具作業等,但是否屬於ADHD,仍需由醫師依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進行診斷。

 又指出,小孩無法專注讀書會讓學業遭受挫折,過於衝動也容易讓孩子遭受處罰,甚至影響人際關係;這些挫折會增加內在憂鬱焦慮,也會增加反抗行為。雖然隨著年齡增長,症狀可能減輕,但有6成患者到了成年仍受ADHD症狀所苦,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增加煙酒藥物成癮風險。

 鄭任捷進一步說明,治療ADHD有藥物及行為治療2種方式。藥物治療可以幫孩子的大腦補充煞車油,讓孩子可以自行踩剎車,直接減少ADHD核心症狀,是目前實證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行為治療會為孩子量身訂做1套有效規範,並且與照顧者一同執行,將可削弱孩子的干擾、衝動行為。

 2種方式共同進行,可以幫助孩子減少ADHD症狀的影響,也可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鄭任捷強調,隨著ADHD症狀的緩解,孩子將有機會減輕症狀帶來的負向經驗,如學業和人際挫折;有部分文獻甚至指出,穩定治療ADHD可以減少未來成癮、憂鬱的風險。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