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熊團團病況差不適合開刀 臥龍專家贊同舒緩治療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疑似罹患惡性腦瘤,園方目前採舒緩治療,2名中國臥龍專家探視後,也贊同現階段的診斷及治療方法。(圖取自facebook.com/TaipeiZoo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疑似罹患惡性腦瘤,由於病程進展快,園方目前採舒緩治療,2名中國臥龍專家2日上午探視後,也贊同現階段的診斷及治療方法。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2名專家吳虹林、魏明1日晚間抵台,2日上午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人員陪同下前往大貓熊館探視「團團」,動物園2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團團」近況及2名專家來台細節。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介紹,吳虹林長期從事大貓熊疾病防控、科研繁殖工作,魏明則擅長大貓熊飼養管理和人工育幼,兩人經驗都相當豐富,尤其魏明曾照顧過「團團」、「圓圓」,還在2013年「圓仔」出生時來台協助人工照養,是照顧「圓仔」長大的關鍵人物。

 大貓熊館長陳玉燕說明,2名專家昨天先從監視器畫面了解「團團」狀況,2日上午進一步參與照養團隊每天的照護工作,包含餵食藥物、日常訓練等,實際接觸並觀察「團團」的行動模樣。

 動物園獸醫師鄭秋虹補充,從1日到2日持續跟2名專家討論醫療細節,2日上午也直接在現場讓專家們觀看治療過程,「團團」則非常爭氣地積極配合,專家們目前對於診斷及治療方法皆表示贊同,之後會持續交流。

 由於園方目前是採類似人類安寧療護的舒緩治療對待「團團」,針對2名專家是否建議侵入性治療,陳玉燕回應,由於牠的病灶區非常接近顱底,不適合進行手術,跟專家們也達成共識,短期內應不會有更進一步的處置,但仍會持續觀察並討論如何讓牠過更好的生活。

 曹先紹則說,若專家要執行獸醫業務必須經過申請,因此若與台灣醫療顧問團3方會診後達成動刀的共識,而這項手術又是大陸專家非常熟練、台灣沒有經驗的,那動物園將毫不遲疑地立刻提出申請。

 對於2名專家後續行程規畫及建議,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說,雙方目前還沒有擬定更新的治療策略,不過對方會跟臥龍有經驗的相關人士溝通,動物園則著手安排雙方與醫療顧問團實體開會,共同討論後續照養及治療方向。

 曹先紹表示,兩岸及各界專家已匯聚力量,希望給予「團團」最好的照護,幫助牠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