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生中心與觀音山佛教會簽署保育放流合作計畫

●澎湖海生中心與佛教會簽署保育放流合作計畫書。(海生中心提供)

 (記者李三祿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中心結合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24日上午在縣府農漁局局長陳高樑等人見證下,於南海遊客中心,由中心主任謝恆毅和臺灣薩迦寺住持龍德嚴淨仁波切共同簽署保育放流合作計畫書,隨後進行放流以增裕海洋資源。

 觀音山佛教會為了讓宗教放生能具體實踐教義,避免產生「放生即放死」的結果,達到保護生命與生態永續目的,特與海生中心合作,整合觀音山信眾力量及種苗養殖技術,透過正確物種選擇、規劃適當放流方式,讓宗教放生活動更能符合慈悲護生的精神。

 放流前由龍德仁波切率信眾為種苗修法加持,眾人同心協力在青灣禁漁區,放流銀塔鐘稚螺11萬顆、白棘三列海膽5千顆,透過宗教信仰力量及海洋生態研究成果,實踐眾生平等及環境永續目標。

 龍德仁波切表示,戒殺放生為佛教慈悲與眾生平等之教義展現;但因宗教放生活動對生物和生態環境的了解不足,造成生態環境不良影響,形成社會大眾對宗教放生負面的刻板印象。因此,今年規劃環境教育課程,讓信眾和鄉親對保育放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支持,有效提昇海洋保育意識及作為。

 謝恆毅表示,銀塔鐘螺和白棘三列海膽是珊瑚礁區的草食性物種,對藻類的生長有重要功能角色;而青灣禁漁區鄰近馬公巿保護區,是內海重要珊瑚生態棲地,也是各類海洋生物重要的棲息地,藉由適當的保護機制,可以提高放流種苗存活率,豐富海洋資源及促進內海生態健康。

熱門推薦